早报讯 伴随高考考试的临近,高考考试志愿填报自然也成为高中三年级考生及父母关心的话题。昨(29)日,记者发现,现在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关于不可考试报名的所谓高校“烂专业”黑名单,在父母和考生中引起非常大的反响。专家提醒,专业没“烂”与“不烂”之分,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勿轻信。
在某大学的平台上,记者看到一个名为《在校学生现身说法:中国大学八大最烂专业排名》的帖子称:“任何专业开设都要重视市场的需要,既然找不到工作,何必有这个专业?学校开设这类没用的专业,让这类学生在找工作时碰的头破血流,是对学生很大的不负责任!”而另一个名为《全国高校最烂专业》的帖子列出了25个“最烂”专业,生物工程、市场推广、法学、人力资源管理和环境类专业等热点专业也在其中。
对于这个“最烂专业”名单,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林告诉记者,以前填报志愿时便上了跟风的当,选了当时非常热点的电商专业,可三年下来,他目睹的却是毕业生由于专业需要量不旺而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。对于这个帖子,小林也感到虽然有的夸张,可还是有好用的地方。
西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的殷晓鸣处长对此表示,专业不可以以“烂”或“不烂”来形容。对于大学专业,不可以由于就业重压、阶段性的认可度不是非常旺而否定它。考生填报志愿时,必须要依据自己状况而定,不要人云亦云。
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市场互动
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、研究员胡光伟表示,帖子内容有恶搞的成分,但也从一方面反映了“就业难”的事实。大学生就业难是什么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,现在有的热点专业,由于考试报名人数多,当达到适量时,“就业难”也就随之而来。他觉得,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应该多考虑,特别是现在有的专业设置得过久,早该被淘汰的依旧存在,“专业与市场形成有机的互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”。胡光伟建议考生,填报志愿时,要以兴趣为主,第二再考虑就业。